• 綠色引領時代 健康成就未來
实时新聞資訊
雜交小麥南陽制種再獲突破
發布時間:2019-06-12 10:43      閱讀次數:0

本報訊(記者高長嶺李英華)“在中試階段,我們選育的制種雜交小麥畝產從3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,可以說實現了較大突破。”5月30日,在位于鄧州市湍河辦事處的國家項目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裏,張風廷說。

張風廷是北京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,該中心隸屬于北京市農林科學院。北京農林科學院主持着國家“十三五”重點研發計劃“小麥雜種優勢利用技術與強優勢雜交種創制”項目,全國有30多個研究團隊參加了這一項目。

他介紹,位于鄧州市的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有育種試驗田430多畝,今年經過收獲測產,其中一個雜交小麥組合在中試制種中表現優異,畝產達到400公斤,而此前的最高畝產爲300公斤。在通常情況下,制種產量提高10%就讓人十分欣喜,此次一舉提高30%以上,雖然是中試階段,亦讓科研人員備受鼓舞。未來基地將對這個雜交小麥組合進一步完善制種技術,擴大試驗種植面積。

“小麥屬于自花授粉植物,如欲得到雜交種,可以讓母本的雄蕊發育異常造成花粉敗育,再讓父本小麥的花粉爲母本小麥授粉。我們發現有一種小麥,在北緯30°到北緯33°之間花粉敗育,非常適合用于雜交制種,這種小麥就是光溫敏不育小麥。”張風廷解釋,經過七八年在同緯度比較,研究人員發現在南陽盆地雜交小麥制種產量最高,因此2017年在鄧州設立了雜交小麥產業化基地。

近年來,雜交小麥研究團隊已經選育了8個小麥品種,其中京麥179通過國家審定。在河北、北京、山西等北部冬麥區,其抗旱、抗寒、高產特征明顯,在大面積生產示範田中畝產達六七百公斤。

據了解,雜交小麥是21世紀小麥產量大幅提升的首選途徑,它的大面積應用對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。北京雜交小麥研究團隊曆經20多年的自主創新,全面系統地攻克了雜交小麥育種難題和產業技術瓶頸,使我國成爲世界上第一個利用不育系實現雜交小麥商業化的國家。

[文獻類型]:報紙

[文獻出處]:《河南日報 》2019年06月01日


友情链接:东莞市文记钢材有限公司 | 广州科盟电子有限公司 | 长城科工贸 | 徐州双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| 宾得商贸 | 耐火材料用酚醛树脂供应商 | 成都市鹰诺实业有限公司 | 无锡市奥思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| 山东菲申特肥料科技有限公司 | 河南润泽源食品有限公司